|
|
|
感悟飞云洞 |
飞云洞,位于我市狮子山北麓的一座峭崖处。它层叠三个自然溶洞,上洞飘云,中洞出风,下洞瀑。它的上洞,攀爬甚为艰难。进洞十多米无法行进就得退出,头上的崖缝有多幽深就无法丈量了。要去下洞,必须壮着胆子,沿着陡峭的石阶,拉着树根倒爬下去。进到钟乳石林立的洞内,顿感阴冷湿润,不能久留。惟有中洞地处平地,洞顶高大,进深数丈。洞口边沿有一条流泉明明沟,沟旁相嵌着一块半米见方的石碑。碑上清晰地刻着“异泉铭”三个字。记得当年我还做过拓帖,其内容就回忆不起来了。该洞据史载,唐代的大诗人元结曾避兵在此。元结号称为猗(王于)子,故飞云洞也叫猗(王于)洞。 数尊铸铁的大香炉,庄严地肃立在殿前和厚重雄实的山门外。另有香客们住宿的客舍楼房,倚山傍岩地正在加紧兴建。林林总总,尽收眼底,颇感气派非凡。经打听,才知是一山民为了开发旅游资源,在辖地政府的支持下,自发民间集资而改建的。 看来政府的支持力度还得加大。诸如正在兴建的客房,其梁柱的强度和桩基的坚固性就甚为担忧。在布局上,我认为山门要是往前再移百把米,气氛将会更加抢眼夺人,拉长的景区也会暗藏着众多的商机。其门楼不必非要高大,但一定要有特色,不能失去英武灵气。所置牌匾,宁精勿滥。如再有财力,则可在景区内的峭崖上搭建一条通往山顶的九曲龙形栈道,使得景区锦上添花,同时也会增加游客的情趣。












|
|
|